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市觀察 > 正文

2013年中國船舶業白皮書

2013-12-30 08:25:14   來源:證券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前言:年終歲末又至,回首遠望,2013年全球船舶行業可謂步履蹣跚,艱難前行。駐足遠眺,新的一年,船舶行業何去何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船舶工業一直努力開拓國際市場,成功將自身打造成為外向型產業。然而,這也導致船舶工業對外依存度較高,近年來深受國際經濟低迷的影響。

自2008年以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貿易與投資逐步下滑,全球航運需求隨之減弱,航運市場遭受重創。航運業的低迷,嚴重打擊了造船業的需求。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銀行業資金流動性緊張讓國際造船業雪上加霜。

除了融資困難之外,目前造船業同樣存在產能過剩的困境。自2004年中國造船業進入黃金時代以來,中國造船廠的數量便開始飛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如今中國內地的造船廠已經超過1600家。

各種不利因素夾擊下,自2011年年底以來,江蘇盛浙江盛福建盛山東省等造船大省的大批船舶制造企業已經陸續陷入開工不足或者停工的困境,期間更有不少大型造船企業相繼宣布破產倒閉。

為了尋找出路,國內多數有實力的船企皆將目光瞄準海洋工程裝備業,與新造船市場不同,海工市場受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相對更小,且在全球能源需求的拉動下前景光明。在這方面,老對手韓國造船企業給中國企業上了難忘的一課:盡管“造船世界第一”的寶座曾在2010年被中國奪走,但韓國造船業隨即憑借大量的海工裝備訂單實現逆轉,重奪第一。近幾年,海工裝備已成為韓國幾大船企的主打產品?梢韵胂,韓國船企能夠在海工市場大展拳腳絕非一日之功,此前必然經過了周密的市場分析,開展了大量的技術研發,才能做到厚積薄發。因此,在海工領域,中國船舶行業還需奮起直追。另一方面,為實現我國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我國主流船舶企業更應盡快挺進這一深色藍海,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在破冰船(船型 船廠 買賣)、鉆井船(船型 船廠 買賣)、海底鋪管船(船型 船廠 買賣)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上有所建樹,進而為未來開拓國際市場奠定基矗

造船價跌回23年前

多數中小船企虧本經營

2013年的造船業處于老訂單已經完成,新訂單過少不夠的狀態。航運業的低迷和造船業的低迷直接導致造船廠的日子難以為繼。

“船廠賣船的價格僅是人工費用和材料費用的成本價格,民營船企為了維持經營,即使虧損也要接訂單”,這就是2013年多數中小船企真實的生存寫照。一旦船廠閑置,多數中小船廠每天將虧損超過百萬元,為了能夠維持船廠的日常經營,船廠寧可虧本也不得不接單。

事實上,在多數船廠完成早先承接的訂單之后,進入2013年的造船廠便面臨無單可接和無活可干的境地。

有數據顯示,從2013年年初開始,153個船廠還持有訂單。但是,有分析認為,超過一半的船廠從明年開始沒有任何訂單(不考慮延遲交付等因素)。用某船廠負責人的話來說就是,“沒有訂單可接只能給工人放假”。

從2011年至今,江蘇盛浙江盛福建盛山東省等造船大省的大批船舶制造企業已經陸續陷入開工不足或者停工的困境。期間更有不少大型造船企業相繼宣布破產倒閉。

訂單的減少加劇了造船業的競爭,而2013年的船價更是因激烈的競爭而跌入低谷。從新造船舶價格走勢圖來看,2013年的新造船價格普遍與1991年的船價持平。由此可見,自從2008年造船價格達到頂峰以來,目前的新造船價格已經跌回23年前。

據Platou公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邵和平向記者介紹,金融危機以來,新船價格持續下探,總體水平較危機前已跌去30%,而部分細分船型的價格已經下跌了40%至50%。

一家大型合資造船企業市場部人士表示,有一些客戶愿意在價格低的時候下單,雖然今年新船訂單比去年多,但是利潤跟前幾年沒法比。“現在利潤率太慘了,價格雖比去年高了些,但還處在低谷期,比高峰期降了30%左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僅眾多造船企業訂單難接,就連大型船企也是勒緊褲腰帶生活,船廠的收益羞于見人。有數據顯示,2013年1月份至10月份,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產品庫 求購 供應)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896億元,同比下降11.2%。其中,船舶制造企業1490億元,同比下降23.3%;船舶配套企業210億元,同比下降18.7%;船舶修理企業99億元,同比下降9.8%。

另有數據顯示,2013年1月份至10月份,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12億元,同比下降13.9%;利潤總額52.3億元,同比下降49.8%。

中船股份更是于2013年三季報中宣布,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9479.83萬元,虧損同比增37倍。

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也曾于今年7月初,因無法及時發放工資遭到部分熔盛重工勞務派遣人員的討薪。雖然事發后公司副總裁常建華回應,討薪工人是因為勞務公司拖欠工資,而非熔盛重工欠薪,但是業內對熔盛重工資金鏈狀況依舊質疑不斷。

值得慶幸的是,在2013年船價已經跌無可跌的境地下,開始有國際船東借機抄底,大肆購船,而這也使得部分“饑渴難耐”的船企獲得了新生。

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2013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1月份至10月份,全國承接新船訂單464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3%;而據英國克拉克松研究公司最新統計數據,前10個月,全球新船訂單總量達355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4%。

面對新船訂單的大幅增長,有船企認為這是造船業復蘇的前兆。那么,這是否是造船業復蘇的信號呢?

對此,記者咨詢了多家造船企業人士和業內分析人士,給出的答案皆是否定。大多數人不看好現今的造船業,多認為“今年新增加訂單將多數集中在大型造船企業,多數中小企業仍無單可接”。

這只能說明,那些期盼行業復蘇從而獲得一線生機的中小船廠的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隨著中國一線船廠不斷增加的新造船訂單份額,開工的船廠數量會持續下降,很大一部分小船廠將面臨不斷增加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恐怕將有大批沒有實力和競爭力的小船廠被市場拋棄,造船業的行業集中度將會加強,未來的訂單將主要集中在有實力的大型船企身上。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欧美videos肥婆另类,欧美先锋四级电影,欧美色精品91av